10月31日下午,為期三天的“綿陽造”精品展在寧波市天一廣場精彩落幕。
作為“綿品出川”城市行的第六站、長三角地區的第三站,活動充分借鑒前五次經驗,創新展陳形式和展區布局,豐富活動內容,為企業搭建對外開放大平臺,拓展更廣闊渠道,更多“綿陽好物”出川出海,叫響品牌,也擴大了城市“朋友圈”。
10月29日—31日,“綿陽造”精品展現場銷售及簽約金額突破30億元。
1200多年前,詩仙李白在游歷寧波時寫下“四明三千里,朝起赤城霞”之詩句。而今,“綿品”再次揚帆,以“名特優、高精尖、新奇美”亮相東海之濱——寧波,遞出“城市名片”:上接產業“高精尖”,下承生活“煙火氣”,展銷“綿陽好物”,講出綿陽故事,換一種方式打開綿陽。
奔赴千里,跨越山海。三天展會,就像一面鏡子,從中可窺探綿陽牽手東部,尋求更廣領域合作的出圈與升級。
從綿品出川看理念突破
綿品出川的第6站,為何選擇了浙江寧波?
“寧波是一港通天下的開放門戶,雄厚的制造業是先天優勢,經濟的開放程度很高。”綿陽市商務局負責人介紹,這次“綿陽造”精品展除產銷對接之外,新增跨境電商選品活動,邀請到長三角地區80余家跨境電商、采購商,與綿陽企業現場洽談,提供線上線下全渠道合作對接,協助綿陽企業全球闖市場,共同見證“綿品出川”向“綿品出海”的千里跨越。
三天展銷,成果豐碩。一場城市推介會下來,共簽約招商引資項目23個、簽約金額361.3億元;簽署了人才戰略合作協議和創新團隊入駐“云上兩城”協議。
“有寧波跨境貿易公司在產銷對接會現場,就在籌劃落地綿陽事宜,為綿陽產業的跨境生意構建更完整生態。”綿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難掩興奮。
當前,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呈現多領域集群式融合式爆發態勢,開放合作已成為優化資源配置、提升產業質量和效率的必然選擇。
市委八屆六次全會明確提出:加大產業開放合作,積極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,深度參與產業分工合作,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。
“綿陽造”揚帆“出海”,積極“出圈”“破圈”,為更多“綿陽好物”、綿陽企業闖市場,打開廣闊的市場空間,也為綿陽產業開放合作,拓展新的思路,搭起更大舞臺。
從展區推新看產業升級
記者注意到,此次活動的制造業展區首次升級為“科技產業展區”。這一細節的變化,背后有怎樣耐人尋味的故事?
“綿陽是一座高質量發展的科技之城!”這是當天的投資推介會上,綿陽城市向眾多客商嘉賓遞的一張名片。
在新一輪產業轉型和激烈的區域競爭中,綿陽大力實施“科技立市”戰略,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。云上“兩城”鏈接創新資源,科技助理打通科技創新供需兩端……系列創新舉措,讓更多科技新成果從“實驗室”走進“大市場”,讓科技創新這個“關鍵變量”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“最大增量”。
與前幾次三推活動不同的是,本次展會更邁向“高精尖”,更體現“科技范兒”。全頻段無線探測儀、激光打標機、光學條紋相機等展品,以及從“云端走來”的云上大學城、云上科技城,讓科技迷大呼過癮,久久駐足。
科技展品閃耀“甬城”的背后,彰顯了綿陽以“科技立市”“產業強市”為引領,踏上一條科技創新之路的勇氣與決心,更是以“產業閉環”促“生態破圈”,努力實現產業升級提速,加速城市出圈的生動寫照。
從超高人氣看文旅破圈
即便是工作日的周一,展會現場也被擠得水泄不通。
米粉、肥腸等特色產品上架很快被售罄,展商多次緊急補貨。寧波媒體報道本次活動的多條推文,一經推出,立即迎來10萬+的閱讀量,很多寧波市民從周邊區縣趕來現場……
超高人氣背后,除了城市發展帶來強磁場吸引力外,更多的是與企業雙向奔赴的信心與決心。
這得益于一種思路的轉換——從前是政府搭臺唱戲,大包大攬,如今是以市場為主體,更多的企業嘗到甜頭后的主動參與。
這,正是城市創新力的體現。
作為超高人氣的引領者,“李白”功不可沒。本次活動創意的初衷,就是要讓“活生生的李白”現場穿越,帶領寧波市民現場進行詩歌互動,沉浸式闖關。
在“將進酒”的文化互動現場,不少寧波市民人前來打卡,吟誦李白詩句,體驗李白快意走江湖的豪邁激情。
城市創新力,關鍵是人。去年以來,綿陽科技城出臺含金量滿滿的“人才十條”,設立10億人才資金,加快建設人才公寓……
隨著綿陽“人才興市”戰略的持續實施,吸引到更多青年才俊和專業隊伍來綿發展,掀起了業態振興、城市創新的“青春風暴”,為城市未來注入新一輪的生機活力。
新聞延伸
三天的“綿陽造”精品展,展陳面積1200平方米,設農業展區、科技產業展區、文旅展區、互動打卡區,組織90余家企業攜470余件展品參展,設立幫扶區,邀請紅原、壤塘、青川企業參展。
展會落幕,并不意味著散場。竹編、茶葉、江油肥腸等多款產品已和寧波當地企業和網紅團隊等達成協議,多款“綿陽好物”將走進浙江千家萬戶,兩地跨境電商協會還簽署深度合作協議,浙江國際貨運公司正籌備落地綿陽,為綿陽跨境進出口搭建更完整生態,更多綿陽好物將暢達全球,互通往來。屬于綿陽的故事,還將繼續……
(綿報融媒特派寧波報道組 文/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