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綿陽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第三季度推進會舉行,記者從會上了解到,全市將加快推動廚余垃圾分出,加快推進居民小區“撤桶并點”,全面完成“四分類”設施全覆蓋。
會上通報了第三季度綿陽市垃圾分類推進情況,并播放曝光視頻,將各地垃圾分類目前的短板問題直接呈現。
生活垃圾一般按照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、餐廚垃圾、其他垃圾進行“四分類”。配齊垃圾分類設施,是小區居民進行分類投放的前提。目前,綿陽主城區980個小區中有895個完成了設施全覆蓋,覆蓋率為91.3%。按照要求,今年全市將實現“分類”設施全覆蓋。
數據顯示,9月底,綿陽市廚余垃圾日分出總量為367噸,其中,餐廚垃圾占了250噸。廣大居民直接參與的家庭廚余垃圾日分出量并不高,和目標差距比較大。“廚余垃圾是‘四分類’的核心,廚余垃圾分出量的多少,能直接體現垃圾分類工作效率。”市住建委相關人士說。
為此,按照全市統一部署,各地從源頭加大引領,開展“戶分類”精準投放。作為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責任主體,各地政府將加強統籌協調。全市將以街道、社區、小區為基礎,廣泛開展垃圾分類宣傳,鼓勵、引導更多居民主動參與垃圾分類,提高源頭分類的準確率。同時,將大力推廣積分兌換、分類設施入戶、換袋服務、追蹤溯源等措施實施。去年底,全市1066家公共機構已全面開啟生活垃圾分類工作。
備受關注的“撤桶并點”是垃圾分類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,按照要求,綿陽各地將在第四季度加強力量、集中攻堅,有效打通垃圾分類投放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(綿報融媒記者 蘭建春/文 視覺綿陽資料圖)